|
2024年12月6日,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婦女署和國際勞工組織共同發起的“促進中國海外投資負責任商業行為,助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負責任商業行為培訓會”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成功舉辦。本次培訓會基于聯合國這四家機構合作開發的《負責任商業行為手冊》,聚焦聯合國在負責任商業行為與兒童權利保護方面的準則,結合全球及中國的企業實踐,通過理論框架梳理和企業案例分析來幫助與會企業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相關標準和規范,促進中國企業采取切實行動,更好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本次培訓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專家擔任講師。共吸引了來自紡織服裝行業、互聯網行業、新能源行業、通信行業、食品行業等企業代表,及行業協會、商會、學術機構等各界代表共50余人現場參加,并同時有近30位嘉賓線上參與。
自2021年以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國際勞工組織和聯合國婦女署共同發起了一項聯合項目,旨在共同倡導聯合國機構與其他相關國際組織的準則,通過將可持續和負責任的發展觀納入商業實踐。該項目通過研究報告、能力建設及建立知識經驗共享網絡,幫助在中國和海外運營投資的中國企業更好地理解、尊重和支持有關聯合國工商業與人權及負責任商業行為相關的國際規范和標準。
培訓會特別將兒童權利作為一個重點議題進行解讀。那么為什么企業需要特別關注兒童權利呢?因為企業并不總是能看到他們對兒童生活的影響,比如家具、家電、互聯網、廣告等產品和服務的主要消費者并非是兒童,但是兒童可能會接觸或使用到這些產品和服務。所有企業都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與兒童互動——有時是直接的,有時是間接的。有時對兒童有益,有時則不然。例如,高脂肪、高糖和高鹽的超加工食品會影響兒童的超重和肥胖;數字和互聯網產品和服務的設計將影響兒童的安全、數據隱私和福祉;雇主的政策有助于支持在職父母,尤其是女性,通過促進性別平等的家庭友好工作場所政策,讓在職父母能夠照顧他們的孩子和家庭。
成為一家對兒童更負責任和可持續的企業是對企業的最佳投資之一,因為它將改善公司的風險管理、合規性、員工滿意度和生產力以及更可靠的社區、投資者和客戶的關系以及企業的長期可持續性。

在培訓會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合作與創新處處長艾德芙(Derval Usher)致歡迎詞,她感謝其他聯合國機構能夠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共同倡導和推動負責任商業行為,并表示希望通過培訓會的分享,參會嘉賓能夠更加了解企業如何更好地將負責任商業行為融入到企業的戰略和日常運營,尤其是對弱勢群體如兒童、婦女以及殘障人士的權利尊重和保護。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首席研究員梁曉暉博士就人權盡責管理的基本概念和背景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和闡述。他從聯合國《工商企業與人權指導原則》出發,詳細解讀了人權盡責管理的六大步驟,包括制定人權政策、識別風險、防止和緩解風險、跟蹤、公開及補救。他結合各國立法舉例以及歐盟《企業可持續盡責指令(CSDDD)》,進一步分析了全球范圍內關于企業可持續盡責的法律發展。隨后,梁博士進一步在“勞工權利保護”模塊中講解了包括關于禁止和立即行動消除最有害的童工形式公約和就業和職業歧視公約等國際勞工組織的公約,以及涵蓋人權、勞工標準等領域的聯合國全球契約十項原則。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研究員王靜女士以“家庭友好政策”為主題,深入探討了企業在促進員工工作與家庭生活平衡中的責任與行動路徑。她通過解讀相關國內外規范,并引用多個行業案例,展示了家庭友好政策在促進企業競爭力和社會效益雙贏方面的潛力,并鼓勵企業結合實際情況,定制個性化支持措施。隨后,王靜女士從產品與服務、消除童工現象、未成年勞工保護三個方面幫助企業了解相關概念、政策以及具體企業實踐案例。她特別提到企業需積極承擔責任,制定補救機制,為可能受影響的兒童及家庭提供切實幫助。

本次培訓會特別設置了嘉賓互動環節,通過一場“快問快答”,引導參會嘉賓回答關于企業人權盡責方法論相關的關鍵理論知識,幫助嘉賓加深對核心概念的理解,并激發了現場熱烈討論。
參會者表示通過培訓,對人權盡責和兒童視角的負責任商業行為均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能夠引發對自身工作的思考,期待在未來的工作中,將相關內容帶入到自己企業或機構的日常運營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