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中國紡織產業逐步融入國際產業鏈,融入國際采購供應鏈過程中,國內百余家紡織企業發出倡議,堅持科學發展觀,加強企業社會責任建設。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組織紡織企業參與制定中國紡織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CSC9000T,規范紡織企業社會責任。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國內外消費者越來越關注他們所購買產品的生產過程,國際貿易中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要求日益增加。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比較完整的法律法規體系,特別是《勞動法》、《安全生產法》、《工會法》、《禁止使用童工規定》、《工傷保險條例》、《最低工資規定》等法律法規,涵蓋了社會責任的相關內容,對辦企業提出了要求。廣大紡織企業都能貫徹執行這些法律法規,許多優秀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不僅調動了職工的主人翁責任感,企業蒸蒸日上,競爭力不斷提高,贏得了國內外客商的尊重,而且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貢獻。
但是,由于我國紡織工業生產體系龐大,規模以上企業三萬家,規模以下企業數以十萬計,確實有些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對行業的合理競爭、有序發展以及擴展國際市場形成了負面影響,這已經引起了廣大企業人士的高度重視。為了構建和諧社會,更好地融入國際產業鏈和供應鏈,近日,有100多家紡織企業聯合倡議,加強紡織行業的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加大執行國家法律法規的力度。
作為全國性行業組織,中國紡織工業協會肩負著引導行業健康發展的歷史使命。2005年協會把企業社會責任建設作為開展行業自律的一項重要內容,并組織有關單位,起草“中國紡織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CSC9000T(China Social Compliance 9000 for Textile & Apparel Industry)”,作為自律公約,規范紡織企業的社會責任。
CSC9000T旨在為紡織企業規定有效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要素,既包括社會責任的具體要求,又涵蓋建立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的模式。這些要素可與其它管理要求相結合,幫助企業實現其社會責任目標與經濟目標,滿足預防風險和持續改進的要求。
CSC9000T是以中國法律法規為基礎,包括中國《憲法》、《勞動法》、《工會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清潔生產促進法》、《禁止使用童工規定》、《工傷保險條例》、《最低工資規定》等等,借鑒國際經驗,參照中國加入的一些國際公約和國際標準擬定。
CSC9000T中國紡織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文件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文件為總則,第二層文件為細則,第三層文件為實施細則。其內容涵蓋管理體系的模式、勞動合同、童工、強迫或強制勞動、工作時間、 薪酬與福利、工會組織與集體談判權、歧視、騷擾與虐待、職業健康與安全等幾個主要方面。
實施CSC9000T,一方面可以幫助企業提高管理水平,促進企業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切實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增強員工的主人翁責任感,調動他們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增強企業競爭力,降低企業的運行風險,保障企業的穩定發展;另一方面,可以提升中國紡織業的形象,加強中國紡織業的國際競爭力,保障產業的有序發展和市場公平競爭機制的建立;此外,還可以適應國際零售商和國際品牌商的實際需求,解決過去對供應商、生產企業審核或認證中存在的渠道混亂、重復認證、成本高、管理困難等種種問題。
目前,CSC9000T草稿已經完成,正在倡議企業中征求意見,并將組織專家論證,進一步完善。它作為一項行業自律性管理體系,將在紡織行業中推行,不僅促進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且為紡織企業走向國際市場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