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紡織信息中心正式發布《新疆賽里木湖周邊地區白鵝絨白皮書》。這是國內首次對該區域白鵝絨進行系統化評估,涵蓋生態環境、品質性能、供應鏈狀況及未來發展路徑。
賽里木湖孕育的天然優勢
賽里木湖周邊地區位于高寒生態區,冬季漫長、氣候清潔,牧養周期普遍超過9個月,為白鵝絨品質提供了獨特條件。天然草場、純凈水源和低污染環境,使該區域白鵝絨兼具稀缺性與地理標識價值。
(攝影:賴宇寧 賽里木湖夏)
(攝影:郝沛 中國國家地理 2017年12期 )
檢測結果凸顯品質潛力
在本次嚴格的第三方測試中,賽里木湖周邊地區白鵝絨的平均測試結果表現突出:
絨子含量:94.12%
蓬松度:803 FP(折合20.23 cm)
殘脂率:0.38%
清潔度:1500mm+
賽里木湖周邊地區白鵝絨在本次白皮書中的綜合評分模型下得分最高,領先匈牙利霍爾多巴吉白鵝絨、西伯利亞白鵝絨、加拿大白鵝絨等國際高端鵝絨的綜合評價分數,并符合 GB/T 45266-2025《消費品質量分級導則 羽絨制品》、GB/T 45812-2025《消費品質量分級導則 服裝》5A級標準。
*本次結果基于階段性樣本,仍需更多批次與時間跨度的驗證*
(賽里木湖周邊地區白鵝照片)
潛力與挑戰并存
發展潛力:具備進入高端市場的品質基礎,資源稀缺,適合差異化發展。
面臨挑戰:供應穩定性不足、批次一致性有待提升,品牌保護體系仍在建設中。
建設建議
為實現資源優勢向市場價值的轉化,白皮書提出三方面路徑:
標準化:推動地理屬性認證和溯源標準建設;
協同化:完善養殖和加工規范,提升批次穩定性;
數字化:應用區塊鏈等技術,增強透明度與消費信任。
結語
本次白皮書的發布,為賽里木湖周邊地區白鵝絨描繪出一幅“潛力巨大、挑戰待解”的產業圖景。未來,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將繼續推動標準化、品牌化與可持續發展,助力這一生態資源成為中國高端羽絨的新名片。
白皮書全文獲取
聯系人:郭慧
聯系電話:13366505691